“脱中国”:印度正在成为日本最有希望的新天地

6月13日到14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席在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大区法萨诺召开的七国集团首脑峰会(普利亚峰会),与各国首脑举行会谈, 14日,也重点与应邀出席峰会的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会谈。今年是日印特别战略全球伙伴关系启动的第十个年头,莫迪也将于今年访日。印度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与日本有着同样民主主义的价值观,正在代替中国,成为日本最有希望的产业与商业发展的海外国家。



被称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印度大选于6月4日开票。日本NHK电视台采访团队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印度各地采访,然后以“在新兴大国印度发生了什么?”、“印度的莫迪总理是谁?”、“印度大选的最新情况是什么?”、“在新兴大国印度发生了什么?”、“莫迪总理的‘战略’”、“莫迪总理和印度面临的‘两个问题’”、“印度大选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是什么?”等为主题做了连续专题报道。

报道列举了一些令日本人惊异的印度的数字:人口每年以约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在2023年,印度人口约14亿2800万人,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人平均年龄是28.2岁(比2022年的平均年龄为48.6岁的日本年轻20岁以上),去年(2023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超过8%,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汇总,印度将在3年后(2027年)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印度高质量年轻劳动力资源充沛,理科本科生为875万,是日本的16倍以上……

从外交上来看,印度根据国家利益改变合作伙伴,展开了“全方位外交”,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组成四边安全对话机制(Quad),以海洋扩张的中国为背景,显示出与日美欧等协调的态势……

电视节目邀请的专家,研究印度外交和政治的防卫大学校教授伊藤融作为嘉宾在电视节目里出现,他表示:日本的未来国力,总体上是朝向衰退的。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不去与印度打交道的选择。印度是一个本来就重视自由和民主主义价值的国家,希望他们能继续成为日本的战略伙伴。

这个电视专题节目所传达的信息是:在日本现在所进行的“脱中国”的战略中,印度正在成为代替中国的日本政治、经济等全方位合作的伙伴。

目前,日中的经济关系非常紧密,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对象国和进口来源国,日本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三大贸易对象国、第二大出口对象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从日本在世界各国的企业据点数量来看,中国为第一位,为31324家,美国第二,为8673家,第三为泰国,为5856家,印度为第四,为4901家(日本外务省2024年4月22日发表《进驻海外日企数字调查》,2022年调查结果)。

中国历来也是日本企业最寄予希望展开事业的海外国家,据日本国际協力银行针对进军海外的日本企业每年进行的《日本企业海外事业前景调查》,中国作为日本企业希望展开事业的国家,从1992年到2012年一直占据首位,2012年以后被其他国家超过,2017年和2018年再此夺得首位,2019年被印度超过,2020年到2021年又超过印度夺得首位,但是最近两年又发生了变化,2023年12月14日公布的《日本企业海外事业前景调查》结果显示,印度连续两年位居榜首,上一年排名第二的中国退居到越南之后,为第三位。

调查是国际協力银行针进军海外的日本制造业每年进行的,534家公司回答了这一调查。所回答的主要内容是“未来三年左右”有望展开事业的地方,继去年之后连续两年排名第一的是“印度”,有48.6%的公司,选择了印度,有新业务或额外投资计划的公司达到了45.8%,日本企业对印度的“市场增长性”的期待很高。

另一方面,2022年排名第二的中国被越南超过,退居到第三位。回答在中国“未来三年左右”有望展开事业比例只有28.4%,自1992年调查开始以来最低。

为什么中国正在被印度代替,成为日本最希望展开事业的海外国家呢?除了上面提到的印度的人口优势、劳动力年龄优势、市场的增长性等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对此产生了影响。

1、对于日本来说,中国 “友好国家”的要素在不断降低,“敌对国家”的要素正在上升,特别是俄乌战争后,这种倾向在显著上升。首先在日中领土纷争上,中国声索钓鱼岛主权的调门不断升高,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周边航行,2023年共352天,创2012年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新高。6月7日,中国海警局4艘搭载机关炮式的武器的舰船首次一起进入钓鱼岛周边日本认为是“领海”的海域,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追逐和驱赶日本渔船的事情常态化,日中围绕钓鱼岛问题随时可能擦枪走火。

2、1月13日,台湾举行2024年总统选举与立法委员选举,执政党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以超过558万票胜选,当选台湾下一任总统,并在5月20日就职,台海局势进一步紧张,大陆武统台湾的风险越来越高。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当局至今仍然处于复杂的关系中,但双方政府皆认为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之一,因此拿下台湾,顺势拿下钓鱼岛在中国方面来看顺理成章,日本方面对此十分紧张。

3、俄乌战胜后,以日美欧等为一方,中俄朝为一方的新冷战结构日趋明显,日本坚定地与欧美一起站在乌克兰一方,从而是使日中的敌对性因素日益增强。

4、印度与日本有着传统的友谊,印度与日本于 1952 年建交,至2022年建交 70 周年。两国在地缘政治学中没有领土之争,友好关系在冷战结束后加速,进入21世纪后迅速升温,在21世纪初定位为“日印全球伙伴关系”,到 2006 年升级为“日印战略性全球伙伴关系”,至 2014 年则提升“日印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在美日印澳四边安全机制的框架下,印度与日本的关系通过同盟国美国等日益密切,日本大力发展与印度的关系,没有需要绕过的悬而未决的领土问题和历史问题。

5、日中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别与政治的对立,日益影响经济关系的发展,最近,虽然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确认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海对环境和健康没有影响,但是中国仍然于去年8月24日开始,以日本向海洋排放核处理水为由,全面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使日本向中国的食品出口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而印度方面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6、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间谍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反间谍法》,界定间谍活动范围扩大,行政执法职权增强,中国还以涉嫌间谍罪逮捕了日本著名制药公司安斯泰来制药的一名高管,虽然日本当局反复要求释放,中国方面没有答复,而新《反间谍法》对于具体哪些资料属于国家机密,具体什么样的行为属于违反《反间谍法》,还存在相当大的迷糊空间,引起包括日本在内的与中国有密切经济与人员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及企业人士等的担忧,日中人员往来受到了很大影响,在国际协力银行上述的调查中,在日本企业中,对中国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感到“担心”的企业的比例为55.1%。

7、中国与美国在政经上的对立也在许多方面牵连日本,使以往的经贸活动难以顺利展开,而和印度的经济往来,不会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同时,印度作为正在崛起的“全球南方”的领袖,与中东与非洲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圈,日本在印度开展经贸活动前途无量。

正是因为以上因素,日本企业“脱中国”倾向变得越来越明确,而能够代替,也正在代替中国的就是印度。


推荐阅读